保存桌面

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

首页 > 最新目录 >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04期
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04期
   东北文学专题研究
  • 地方路径之东北研究——兼作主持人语(1)杨慧
     
 
  • 《大文学评论》改版!(3)
     
东北文学专题研究
  • 在华朝鲜人抗日话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征——从东北抗日联军朝鲜人抗日队伍创作的两部话剧说起(4)金柄珉
     
  • 形塑“东北”:梅佛光《满洲忧患史》成书考(21)刘絮
     
  • “追击真理”的路途——萧军《五月的矿山》的“真实”书写及其思想旨归(35)杨慧
     
文学与翻译专题研究
  • 从林译小说走向神话古史之路——周作人译《红星佚史》研究(66)白新宇
     
  • “礼教”与“传统”——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路下吴宓的翻译与道德践行(82)蒲瑶
     
  • 《泰西五十轶事》的汉译改编及本土化用述论(94)阮丹丹
     
大文学视野
  • 复数的空间:传媒视阈下的“九一八文学”生产(105)穆铭超
     
  • 语图转换中的“边城”——论沈从文小说《边城》的连环画改编(119)李洪华;杨兆昕
     
  • 论中国早期新诗的图画美追求及发生学意义(130)万冲
     
  • 战争时代青年的处境和命运——以文学女青年薛瑞娟自杀事件为中心(143)温雅红
     
  • 以文字构筑的“左联”纪念碑——冯雪峰的“左联”记忆(158)高兴
     
  • 文学编辑与现实主义文学生产——以《当代》为中心(170)徐家盈
     
  • 罗刹象征:后疫情时期的汉语文学(183)徐新建
     
文学档案
  • 川岛《月夜》版本考——兼论1926年北京知识分子离京潮流(192)张千千
     
  • 《李秉中其人》的史料错讹与指疑——兼谈新发现的李秉中材料(206)黎保荣
     
  • 冯雪峰与《卢代之死》(217)郭帅
     
民国文学研究
  • 革命与母职——左翼文学中的“弃婴叙事”主题探析(1927-1942)(232)金美杰;吴雪丽
     
  • 抗战时期地方权势格局与返乡左翼作家文学实践——以《我的故乡》专栏为中心(244)康斌
     
  • “上中社会阶级”与“中国的法利赛人”——茅盾之鲁迅言说的论述框架与批判指向(257)妥佳宁
     
  • 江南体验与林庚诗风的转变(271)高博涵
     
  • 乡村风物书写与现代视觉经验——论何植三乡村小诗的“现实感”及其现代意义(285)王子健
     
  • “理性节制情感”的诗学实践与闻一多“君子人格”的内化(299)谢君兰
     
共和国文学研究
  • 新诗,“写到读得懂”的回归与进化——从《钓鱼城》《马蹄铁》说起(313)白浩
     
  • “故事”与“生活”:“白洋淀”的不同写法及其境遇——以孙犁对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的评价为中心(320)刘晓航
     
  • 重释鲁迅的时代异音——王蒙的鲁迅观及其思想变迁(335)刘晓慧
     
著述·综述
  • 区域经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“再探路”——“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”学术研讨会综述(347)张望
     
  • “大文学史”视域下研究系与《时事新报·学灯》的再探讨——评陈捷新著《研究系与<时事新报·学灯>》(355)汤志辉
     
 
  • 编后语(360)谢君兰
     
  • 投稿须知(362)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》编辑部